欢迎访问黄山市信达丝线有限公司

徽州民俗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黄山南北 > 徽州民俗

客户服务热线
0559 - 5521022
徽州民俗“踏桥”:和尚踏桥不登样
发布时间:2017-11-13   阅读次数:1963次  

徽州民俗踏桥:和尚踏桥不登样

2016-06-06黄山晨刊

引语:踏桥仪式隆重热烈,一般敦请官府要员或推选德高望重、福寿双全的长者或由捐资最多的慈善家领头踏桥,称踏头桥踏桥习俗经久远流传,形成一种民俗文化,还演绎出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。

古代,桥梁建成时要举行首通仪式,类似今日的竣工剪彩,然后庆祝队伍踏步从桥上走过,称为踏桥。这是流行于我国各地的一种民俗活动,有的地方叫踩桥。徽州地域的踏桥习俗又带有浓郁的徽文化特色。

徽州地处山区,河流溪涧上架有很多古桥,其结构形制,多彩多姿,绝大多数是就地取材,利用山区出产的坚固耐久的花岗岩或青石建成石拱桥或石梁桥。建筑石拱桥的最后一套工序是平整桥面,铺上石板,按照传统设计,桥面中央用条石构筑一个正方形石框,俗称豆腐枷(好似制作豆腐的木模框),到桥梁完成铺面的最后时刻,将准备好的一块正方形石板安置入框内,称为煞榨。此石板称煞榨石,又叫鲁班石煞榨仪式隆重,事先择定良辰吉日,举行祭祀仪式。东家准备供仪24馔,即小块正方形薄片肥猪肉和薄片豆腐各24片,上面陈插上一枝小麻杆棒,称为,置于扑篮(竹匾)内,备大三牲一副(猪头、整鸡、整鱼),水酒三樽,另大公鸡一只。仪式由石匠老师傅主持,焚香,点烛,烧纸钱,祭拜鲁班先师和桥神。三声爆竹后,杀公鸡,将鸡血滴在鲁班石上,老师傅高唱祝辞:鲁班师驾临,鲁班师保佑,大吉大利,大富大贵!”“鲁班石合榫入框,宣告桥梁竣工。接着,在鼓乐、鞭炮声中,踏桥开始。石梁桥不用煞榨,建成后,同样祭拜鲁班师和桥神,然后举行踏桥仪式。

“踏桥仪式隆重热烈,一般敦请官府陈要员或推选德高望重、福寿双全的长者或由捐资最多的慈善家领头踏桥,称踏头桥踏桥习俗经久远流传,形成一种民俗文化,还演绎出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。

休宁县岩脚村通往道教圣地齐云山,有座89孔石拱桥,长140米,桥南北两端各建牌坊一座,上书登封桥三字。此桥始建于明代,清乾隆间被洪水全部冲毁,黟县富商胡学梓独力捐资重建。桥成之日,举行踏桥首通仪式,敦请歙县人、当朝宰相、也是胡学梓的儿女亲家曹振镛莅临踏头桥,并请曹相作《重建登封桥记》。是时,府、县官员均前往奉迎、祝贺,成了徽州建桥史上一大盛举。

屯溪老大桥,7孔石拱桥,长130米,名镇海桥,俗称屯溪桥,是座历史悠久的古桥。相传系隆阜富甲一方的大财主戴家与率口在朝为官、有钱有势的程家两儿女亲家共建的。隆阜戴员外的千金小姐许配与率口程府公子,迎娶时必经屯溪。那时屯溪横江上没有桥,来往必须摆渡。戴、程两家为了避免迎亲送嫁时多次往返过渡之劳,也为便利行旅积功德,在屯溪横江渡口建了这座石拱桥。桥梁建成后的首通仪式,选定在两家迎亲送嫁的喜期吉日同时举行。戴家豪富,嫁妆极其丰盛,样样齐全,女儿一辈子穿的、戴的、吃的、用的都由娘家送去,礼盒里装满金银玉器和陪嫁田产的契约,连老来死时的棺材也有。程家势大,迎亲的轿马仪仗、鼓手乐班、夫役随从更是显赫威风。迎亲送嫁的队伍绵延数里,从隆阜村口一直连到新大桥头。大桥头扎起了彩饰牌楼,新娘的花轿和新郎官轿排在最前头,后面是大队的迎亲送嫁队伍,浩浩荡荡踏过新桥,观者人山人海,成了空前热闹的一次踏桥仪式。

绩溪伏岭镇西山下至横形头村的乡道中间,从胡家村流来的小河口上有一座单孔石拱桥,相传是很早以前一位和尚募捐修建的,人称和尚桥,也叫河上桥。当地流传着一个民谣:和尚桥,桥河上。和尚踩河上,和尚不登样!不登样:方言,即不成样子)这民谣引发出一则和尚造桥、踏桥’”的故事。

从前,河口上没有桥,附近某寺的一位和尚常行经此处,来往不便,便四处化缘,向众人捐资在此建了一座石拱桥。桥梁建成要举行踏桥仪式,和尚当仁不让,自己充当主角。那天,他穿着新袈裟、新鞋,兴高采烈踏头桥,引起了轰动。人们纷纷议论:和尚造桥当然是好事,但他陈是出家人,四大皆空,不应以名利为重。”“他募的钱是众人所捐,应当归功于众,何必贪天之功出此风头!”“和尚踏头桥,从来没见过,有点不登样!更有的知情人指他的脊梁骨:这个风流和尚,在河那边的村里有相好,为了便于自家私会才造桥,拿别人的钱来做大指头,真是不登样!这传说是真是假难以查考,但和尚踏桥不登样的民谣一直流传至今。

绩溪县伏岭下村东的登源河上原有一座十多节的高架木桥,是通往河东田畈和上碓(舂谷磨麦的水碓)必经之桥,名上碓桥,来往的人很多。改革开放后,随着社会经济发展,木桥已不适应形势。1984年,伏上行政村的离休干部邵之根倡议,行政村干部主持,得到县政府资助,村民义务投劳,将木桥改建成了钢筋水泥板梁桥,桥长72米,8孔,高4米,面宽2米。从此,农民可以拉板车、开拖拉机过桥往田间劳作,既省了力又安全便捷。造成新桥算是村中一大喜事。

桥梁竣工,举办首通仪式。这一回没有敦请政府要员或名人剪彩,邵之根出了主意,举办一次别开生面的竣工典礼:让村中徽剧童子班的小演员们装扮成八仙,在彩旗飘扬,锣鼓喧天,喇叭合奏,鞭炮齐鸣的欢快声中,簇拥着八仙,徐步走在前列,庞大的欢庆队伍依次踏过新桥。如此风光场景,引得七八十岁的老人们交口称赞:八仙踏桥,仙人保佑,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。好吉兆!这是新时代一次新颖别致的踏桥




上一条:古徽州上梁仪式

下一条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