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记忆中的年味儿]到安徽黟县打食桃
2015-02-19 09:24:00 来源:中国广播网
央广网北京2月1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《新闻纵横》报道,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年俗可能不像年画那样可以引起很多人的共鸣,但是却具有很强的地域性。它是安徽黟县地区一种打制米馃类食品的民间习俗与制作技艺。这个民俗历史悠久,已成为当地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的代表性项目。它的名字就叫做“打食桃”,食物的食,桃花的桃。
在古代,用米粉做成的“食桃”是外出谋生的徽州人随身携带的一份乡愁和思念。如今,“打食桃”仍然是徽州乡村标志性的年俗之一。印在食桃上的图案,也象征着当地人对新一年的祝福和期盼。现在雕刻食桃模具的手艺可能面临失传的境地,但是刻着各种吉祥图案的模具依然在代代相传。中国之声系列报道《记忆中的年味》,我们带您一起去安徽黟县打食桃。
腊月里,在安徽黟县的南屏村,还能听的见这样的敲打声。春节前“打食桃”的风俗从古传到今:把糯米和籼米碾成米粉,按比例加热水搅拌,一块一块球状的米粉团摁进模子里,再敲打出来,就是 “食桃”,形状像桃子,一片一片扁平的白色食桃又像云朵,黟县徽文化专家胡时滨说,有一则本地的谜语这样形容打食桃:
长在深山叶飘飘,来到凡间磨刀雕,娘娘高举啪啪响,仿佛白云落九霄。因为它打出来是白的,而且是一朵一朵的,像白云一样。
三五家的主妇相约聚在一起打食桃,也是串门的机会。
黟县徽文化学者余治淮:因为一家打食桃,需要几家共同来帮忙打,那么相互邻里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产生一种和谐的环境,而且大家都其乐融融。
早年在打食桃的时候会唱歌谣,现在歌谣逐渐失传了,剩下说新闻、聊家常。
村民黄菊英:本来黟县话唱那个歌谣唱的挺好,好像20来年前,我们做小孩的时候,也跟你们一样记者专门来采访本地的土话唱的歌要,真好听,。
记者:现在没有了?
黄菊英:现在我们都不记得了,只能聊聊天,谈谈村里的新闻、国家的新闻,大家互相都聊聊这些东西。
经过前三道工序“碾制米粉”、“揉制粉团”和“入模打制”,就要进入下一步:“上笼蒸熟”。在南屏村,还依照传统用的是柴火大灶,但也有一些地方改用环保新能源,比如电蒸箱。不到半个小时就能蒸好,出锅的蒸汽在徽州冬天寒冷的空气里弥散开。1斤米粉大约能做6个食桃,一次做二三十斤。蒸熟之后点上红点。红点在我们中国习俗是喜气的意思,点个红点图个彩头,来年喜气洋洋、红红火火。
食桃趁热好吃,晾凉之后也可以泡在水缸里保存,三五天换一次水,随吃随取。早年,食桃是徽州人外出讨生计的时候随身携带的口粮,对远离家乡的人来说,它代表思念和乡愁。如今,它作为年节时令的食品,食用方法类似于年糕,可以切片炒,也可以蘸糖吃。
用青菜炒了,炒片,可以开水煮,也可以用蛋放在里面炒,可以做菜的,也可以这样吃,用糖点着吃也可以。
在古代,“总把新桃换旧符”是辞旧迎新的重要内容,到现在,“打食桃”在黟县仍然被当作每年辞旧迎新氛围的开始或者标志。不过,雕刻食桃模具的手艺,已经很少有人会了
村民:做工差。
记者:就是像没有以前那种工艺了?
村民:对。
记者:现在做的人少了?
村民:十分的少,那现在像我们传下来的模子都不知道有好几代了,那个模具都用红了,原来一般的木头都是白色,或者樟树的木头基本上是那种淡黄色,那现在都用红了,年庚太长了。
手艺有可能失传,但刻在木头上的吉祥图案,作为打食桃的模具,还在不少徽州人家世代相传,做出的食桃也互相赠送,传递祝福。
上一条:有关家乡月亮的思念啊(诗歌)
下一条:安徽最早书院创建者生平略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