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黄山市信达丝线有限公司

徽州历史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黄山南北 > 徽州历史

客户服务热线
0559 - 5521022
​宏村石鼓山寻古​​
发布时间:2017-11-14   阅读次数:1745次  

汪 双 武

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西南侧,从花园大酒店北弄向西行数百米,过宏村新区公路,有一条曲曲弯弯的古道直通山顶,这就到了宏村闻名已久的石鼓山景区。

石鼓山松竹簇拥,郁草茂林,群峰叠嶂。山上长着柏、樟、枫树,还有板栗、毛竹、小树,更多的是松树。松枝铺地,青藤长挂。特别是雨后,云蒸雾腾,远处云呈五色,绚丽多姿。在山道半山腰处,有一平台,古称望景台。站在望景台上,远处的宏村全景及东山笼罩在云雾之中。翠峰远山,老宅楼舍,炊烟绿树时隐时现。

刚一放晴,雾渐渐地散开,露出了宏村秀丽的面容。南湖水波光粼粼,东山青翠欲滴。站在观景台上,是拍摄宏村全景的最佳位置,许多摄影家来到宏村,意想拍摄到宏村全景,后来来到石鼓山这条古道平台上,才捕捉到较理想的全景镜头。

据传,石鼓山望景台是当年奚冈(17461803)多次逗留的地方。

奚冈,际村人,字铁生,号萝龛,别署鹤渚生,散木居士,家乡人又叫他纯章。小时候在际村,后跟父亲旅居钱塘(今杭州)4岁起学书法,隶、篆、行、楷四体兼工,9岁作隶书,书法研究阳刚之势,性情旷达,篆刻师秦汉,山水画潇洒自脱,与丁敬、黄易、蒋仁齐名,被誉为“西冷四大家”。乾隆36年曾回故乡际村小住,主要是探亲访友,深山采风。他常到石鼓山写生。看到宏村南湖碧波荡漾,太阳从东山升起,皖南山景一片绚丽。他曾说:对朱霞,悟其明丽,对石鼓山,悟其灵奇,对松柏,得其本性,石鼓山佳景矣。后回钱塘,曾作《青山春秋图》、《春林归翼图》,为传世之作。

站在石鼓山古道,只见低坡上有一株古翠松,枝丫前伸,似乎在向人们招手,这就是际村闻名的孝子松。据传山脚的田畈原系际村顾氏的一片田地。清咸丰年间际村有一后生叫顾绍林,是个有名的孝子,父亲早故,母亲抚养其长大,后到九江从商学徒。那年接到家母去信,知母病,归家后才知母亲因思念儿子眼睛都哭瞎了。顾绍林悔之不及,在家照料家母三年,母故后,又在石鼓山筑庐在山上守孝三年。过去有旧俗,父母亡故棺木不下葬,筑庐守孝三年才下葬。却不料汪双武次年清明,邻家上坟烧纸走火,绍林扑打山火,因为火势太盛,绍林怕火烧着母亲的棺木丧屋,在丧屋前后滚动,至烧死也未离开,但棺木尚存。后来此处长出二株松树,人们都说那弯腰的老松是顾绍林的母亲,小的松树是孝子顾绍林的化身。老松树因年久腐烂已失,孝子松至今尚立在那里呢。

在顾家亭下首石鼓山山脚处,有片良田,清代属际村江家田产,田边一竹园,是片罗汉竹、墨竹园,原系石鼓寺僧人宗武所植,后余家所有。清乾隆25年,江氏次子百计谋划,意想夺余家竹园,写信去开封府宦游的长兄出主意。过数月,其长兄寄来一函,内有诗一首。诗云:“石鼓青山景色幽,前辈田园后人收;后人收得休欢喜,还有后人在后头。黟山旧事今非晋,桃园神仙也笑秦;覆雨翻云乾坤转,机关算尽又何必?”其弟见诗,顿醒悟,遂打消霸占他人竹园念头,并与余家结为世谊之交,传为一段佳话。

我们沿着石鼓山古道向上攀登,远处山峰列岫,岩石危立,近处柏松丛生,婆娑翠荫。转过几个弯道,阵阵冷气从上峰铺天盖地呼呼而来,令人有缥然欲仙之感。

到了最高平坦处,正中有一巨石,状如鼓,这就是石鼓山的石鼓。石鼓重约20余吨,有几块小石垫在下方,石鼓山即此得名。据清道光《黟县续志》载:早在唐会昌5(公元845),石鼓附近曾建一石鼓书院,还有一石鼓寺。书院有前殿、后殿,宋名丞相江万里即江文节年轻时曾求学书院中,清汪承恩《萝摩别墅诗抄》有载。江万里因力主抗金殉身而闻名。元初石院书院又建一后殿,为纪念江万里,故名相儒堂。元至正26(1366)毁,明洪武15年僧宗迪又重建。清道光年间,黄梅季发大水,石鼓寺冲毁损失甚大,但书院至清末尚存。宏村承志堂富商汪定贵曾在院中读过数年书。清代雉山名士卢琪先生撰文曾赞他学习优秀,“继志学古,惊鸣石鼓”,指的就是这段经历。

清代宏村文人汪有光曾撰文道:“县北十五里有石鼓山,石鼓者,灵鼓也。水经注云:灵鼓潜发,官长临县。唐天宝六年改名戢兵山”。(见《黟县续志·黟山纪》)

(作者单位:黟县台办)